農村大叔養了數萬只文昌雞,卻只是單純收集雞糞,而雞糞每年都可以帶給他600萬的凈利潤。他的雞糞為何那么寶貴?他是如何從雞糞里淘金的?本期子牙童趣三農致富能手,和你一起聊聊靠雞糞成為村里首富的譚木養。
譚木養養文昌雞
譚木養出生在海南一個農村家庭。他一直在村莊生活,過著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日子。他是一位普通老實的農民,在田地上辛勤勞作,由于為人熱情善良,所以成為了村干部。
自從當上村干部之后,譚木養一直想要帶著村民們發家致富,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。海南文昌雞全國聞名,皮薄肉嫩,口感鮮香,用文昌雞做成的白切雞吃起來滿口留香。于是,他就想通過飼養文昌雞賺錢。
當時,他直接將雞苗放在自家的橡膠地里散養。文昌雞整日在林子里找蟲吃,也不用花費太多的錢購買飼料。
看著小雞一天一個樣子,譚木養心里特別高興,關鍵是自從養雞后,家里幾乎沒有買過雞蛋。每天母雞生的蛋足夠一家人吃,多余的雞蛋還可以賣錢。
第一次養雞,他就賺了2萬多元。當年,2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,許多村民特別羨慕,大家決定跟著他一起養雞。
他把自己的養雞經驗無私分享給了鄉親們,村子里到處都是跑來跑去的文昌雞。每年,村民至少可以收獲兩份財富,一份來自橡膠地,另一份則來自文昌雞。
很多人通過養雞賺到大錢,有些村民把自家的房子重新裝修,有些村民買了車。在譚木養的帶領下,大家的口袋越來越鼓,臉上笑容越來越多。
因為養雞,譚木養在大家心中的威望更高了。鄉親們看到他,都是一片贊美之聲。而他也特別享受他人的稱贊,在心里認為自己就是村里養雞行業核心人物,大家根本離不開他。
每年,村民都會從他的手中購買大量雞苗,給他帶來了不錯的收益。他便將文昌雞規模不斷擴大,到最后,無論是橡膠地、香蕉地,還是庭院前后,到處都是文昌雞的身影。
隨之而來,還有一個大問題,每天村子里的雞都會產生大量雞糞。以前,村民都會把雞糞當做樹木的養料,可后來雞糞根本用不完。因此,大家就把雞糞隨意堆積在一起,導致村子里的環境大不如前。
解決環境問題
大叔好心帶動全村人一起養雞致富。沒想到,因為雞糞他成了眾人口中的罪人,情況愈演愈烈。很多人覺得當初跟著他一起養雞是一件錯事。后來,大叔做了一件事,挽回了自己的名聲。
當時,譚木養正在低頭忙著清理雞糞。有位村民找上門,看到他就開始破口大罵,表示譚木養堆積的雞糞,把他的橡膠樹全部燒壞了。
聽到這里,譚木養覺得非??尚?,小小的雞糞怎么可能會燒毀橡膠樹。何況,他的雞糞都是放在自家田地里,怎么可能會對別人的香蕉樹產生危害。他覺得村民在無理取鬧,沒有理會,依舊每天早出晚歸,精心飼養文昌雞。
幾天之后,當地水域管理人員找上門,告訴譚木養,如果再把雞糞亂堆亂放,就要接受罰款。原來,雞糞嚴重污染了水質。下雨天的時候,雞糞會在雨水的沖刷下流進河里,導致河水惡臭難聞,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。
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沒有處理好雞糞,立馬跑到自家田地查看。田里的景象卻把他嚇了一跳。當時,正值寒冬臘月。雖然海南省的冬天并不寒冷,但氣溫也不是很高。地里的雞糞堆卻在不斷冒煙,越靠近雞糞堆,越能感受到熱氣。
他立馬把堆積的雞糞推平,結果發現,原本放雞糞的地方,連小草都被燒死了。聯想到之前村民說自家香蕉樹被雞糞燒毀,譚木養終于相信雞糞能夠著火。
他調查了一段時間,找出雞糞發熱的原因。雞糞堆放一起之后就會發酵,在發酵過程中釋放熱量,而越干的雞糞產生的熱量越高。
村子里養了上萬只雞,一個星期至少能產生5000斤雞糞。譚木養看著每戶村民都在田地里將雞糞堆的如同一個小山包,一個頭兩個大。那段時間,他做夢都想著怎么處理雞糞,可是毫無頭緒。
作為村干部,幫大家排憂解難是他的本職,沒有辦法,他也要想出辦法。他每天都在村里查看雞糞情況,有時間就會跑到外面考察,希望能夠有效找到處理雞糞的辦法。
雞糞加工肥料
2007,在譚木養焦頭爛額的時候,從廣東來了一個商人,告訴他愿意收購成堆的雞糞。一開始,他根本不敢相信,沒人要的雞糞,還能賣出大價錢。這位老板卻表示,自己沒有騙他,還當場給了5000元做定金。
他很開心,終于解決了棘手的雞糞,因此,好好款待了大老板,還幫助老板把雞糞裝上了車。他特別好奇,大老板是如何處理雞糞的,可無論如何旁敲側擊地詢問,老板閉口不提。
因此,他偷偷跟蹤了運輸的汽車,每次都在半路跟丟了。后來,老板,因為有其他的業務要忙,派了一名員工專門負責收購雞糞。
他熱情接待了員工,吃飯的時候,再次詢問了雞糞去向。員工一五一十告訴他,雞糞被拿去加工成了種地的肥料,還帶他看了加工過程。
從那以后,譚木養開始在村里大量收購雞糞,一包給出8元的價格。村民知道這個消息以后,開心得不得了。大家沒想到有一天雞糞也能變成寶貝,每個月,光是雞糞都能多賺好幾千塊。
譚木養把手中的雞糞賣到了海南多個地區,農忙的時候,農戶都用他的雞糞當肥料。有一天,他去收雞糞的時候,卻發現大家都不把雞糞賣給他了。
經過多方打聽,他才知道,原來村子里出現了很多收雞糞的老板,一下子把雞糞的價格抬了抬了起來,一包能夠賣到14元。
他本來以為大家好歹在一個村子里生活,肯定會賣給他一個人情,將雞糞賣給他。但是,在利益面前,大家并沒有顧及情分。
然而,他并不著急,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。冬季,農忙已經結束,田里面也不需要肥料。收購雞糞的老板們也停止了這樁生意,村子里的雞糞面臨賣不出去的困境,而譚木養正好趁這個空隙,大批收購雞糞。
后來,他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雞糞合作社,吸引了許多村民加入。為了把雞糞賣出更高的價格,他還建立了一個雞糞加工廠,專門生產有機肥。
大家也認清了一個事實,跟著譚木養一起做生意,才不會虧本,因此,都愿意在他身邊工作。2011年,合作社通過賣雞糞收入高達600多萬元。
無人要的雞糞,能在譚木養的手中變成賺錢利器,是因為他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,能夠看到潛藏的商機。他在富裕之后,一直沒有忘記鄉親們,帶著大家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。好,譚木養的創業故事,你有什么感想?
以上就是本期文章的全部內容,喜歡本期內容的可以點贊關注一下,方便您收看下期的精彩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