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近些年,由于國家對三農大力扶持,再加上大城市的就業壓力和工作壓力逐漸增加,正值“林下養雞”興起,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們都選擇了回鄉創業,而且國家也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政策來幫助農村經濟的發展,這也為農村創業提供了強而有力基礎。
“林下養雞”的誕生,是為了迎合消費者追求自然、環保、健康的市場需要?!傲窒吗B雞”是一種以健康營養、有機原生態為主要特征的養雞模式。然而現在網友卻指出,農村“風靡”一時的“林下養雞”,今卻人去林空,還有從業者5年虧100萬,這是為什么?下面,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。
正如其名字所示,山林里的飼養出來的雞,其肉香味濃郁,雞汁美味,余味悠長。因此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重視,并在全國范圍內快速發展起來。
首先,這種雞的肉和市面上的雞肉有很大區別?!傲窒吗B雞”是在林場中天然飼養,雞可以食用林場中純天然的青菜和昆蟲,既節省了食物,又更加有益于身體的生長。
同時雞還可以清理野草,產生的糞便還能為樹木施肥,讓樹木更加茁壯。另外,天然飼養的雞肉營養豐富,而且雞所食用的都是純天然的食物,不必擔憂添加劑會對身體造成損害。
本來應該是市場前景廣闊的養殖行業,但就在前段時間,有一位網友稱,他自己跟風去進行“林下養雞”,本來以為可以大賺一筆,沒想到五年的時間就虧掉了一百多萬。自己前期兢兢業業攢下的打工錢都付諸東流了。為何“林下養雞”不賺錢反而虧錢呢?主要有以下這幾點原因。
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缺少養殖經驗。養殖經驗是養殖戶能否立足于養殖業的基礎。這位網友在進行“林下養雞”前毫無任何養殖行業的經驗,也未進行相對應的學習,對于雞的飼養更為進行深入的研究。
在養殖業,成本方面的計算是很重要的,如果不預先計算養殖的成本以及是否有利潤,那么忙活大半年可能就是白打工。該網友一開始本來是打算購買1萬只雞苗來進行飼養的,然而到了市場才發現他的資金只夠買1千只左右。另外,關于疫苗的成本他也并未計算在內,這就導致了在第一年的時間就虧損了接近二十多萬。
第二點原因就是容易遭受自然環境的破壞。天然飼養和室內飼養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受控制的因子會增加。就比如氣候——戶外氣候的變化是非常大的,還會遭受高溫、暴風、暴雨等惡劣氣候。
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,會造成嚴重的損失。像下暴雨的時候,如果沒有及時將雞苗回籠,在野外的雞受驚后容易相互攻擊,就會造成很多雞苗的死亡,損失也是極大的。
另外,天然飼養的雞苗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,更容易發生寄生疾病,特別是禽流感,在近年來的家禽市場特別容易發生。而且天然飼養的林場面積很大,雞活動范圍更加廣泛,發生疾病不易發現,疾病防治困難大,小規模的疾病很容易發展成為大規模的流行病暴發。
另外,野外環境還存在各種雞的天敵,最主要的就是蛇和黃鼠狼,林場面積大,養殖的雞苗也多,偶爾給你吃掉一兩只雞苗你也察覺不出來,就算發現了也很難進行防治。蛇和黃鼠狼的出現也會造成雞苗群的恐慌,容易相互影響并可能發生互相傷害的情況,導致大面積雞苗受損。
最后的原因就是價格了。由于過多的養殖戶涌入“林下養雞”這個市場,市場的供給量直線上升,而且“林下養雞”的飼養周期比正常飼養的雞更長?!傲窒吗B雞”的飼養周期為4-6個月,而正常飼養的雞就只要42天的時間就能出欄了,因此價格自然就要高出普通的雞很多。
由于很多人盲目跟風進行飼養,導致產出的雞質量參差不齊,所謂一粒屎壞了一鍋粥,市場也開始出現了紊亂,林下雞的名聲一天比一天臭,消費者也越來越少,價格就一降再降,降到最后連成本都收不回來,甚至還要虧損更多。
結語
總的來說,“林下養雞”要做好科學規劃,不僅要科學飼養和規范經營,還要做好風險控制。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和經驗,為了利益盲目地跟風、盲目地養殖,最終的結局就是,投入再多,回報卻很少,甚至會出現嚴重的虧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