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于肉牛養殖戶來說,把牛養好,賣個好價錢,就是最好的結果?!?/p>
很多養殖戶糾結于養什么品種的牛最好,養好了牛銷路又是問題。今天咱們來聽國家肉牛牦牛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,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曹兵海談如何讓自家的牛實現效益最大化。
多大規模效益最高?
問:對于養殖戶來說,多大的規模效益最高?
答:國家規定50頭以上的養殖規模要進行環保評審。但20頭到50頭,是最掙錢的一個規模,怎么講?
第一,自家的秸稈可以喂牛,即便是從鄉親那兒買也是最便宜的;
第二,養殖的這點牛不值得蓋大牛場。本來肉牛就不需要那么漂亮、那么高級的牛場。搭一個棚子,雨淋不著,能吃能喝就行了,投資就非常小。不要羨慕那些大的牛場,有的確實很豪華,但他們也在被高成本拖累。
第三,突出自己的特色。別老想著做大,肉牛養殖,最終是以牛肉味道好吃不好吃來決定效益的,要依據自己的基礎,量力而行。
問:近幾年養牛有哪些效果不錯的新技術和牛的新品種?
答:我們國家光黃牛就有78個品種,從國外引進來的有27個。但在產業中,大家用的都是外來品種,有西門塔爾、利木贊、安格斯、夏洛萊。目前利用這些品種培育出來的新牛種有四個,有從北往南數的話,有延黃牛、遼育白牛、夏南牛、云嶺牛。這些新的品種有一個特點,體型非常大。
在品種選擇上,不是大牛就一定好。牛大了之后吃得多、占地大,需要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都很大,對于農民朋友來說成本壓力也是很大的。反觀我國一些中小型的小土牛、小黃牛,抵抗力非常強,一年四季不鬧病,省錢、省力、省醫藥費??梢苑硼B,基本屬于不用花錢就能掙錢的??谖兑哺m合本地人,更具特色。
如何效益最大化?
問:如何讓一頭牛賣出最大化的效益?
答:“拆著賣”+加工。
牛肉的吃法很多,炒菜、煎牛排、做燒烤、涮火鍋、燉湯。但牛身上最貴的居然不是牛肉,而是牛的牛雜、牛頭、牛蹄、牛內臟、牛腸子、牛尾巴、牛皮。
拿牛皮來說,開發成菜肴,比單賣牛皮要掙得多得多。
再比如牛頭,屠宰場的一個牛頭價格在160到200塊錢,而在北京郊區,一桌牛頭宴的價格是898元!
如果家里養牛,把牛從自家的農家樂銷售出去是個不錯的選擇。你想想,養殖搭配餐飲,養的牛變成餐桌上的美味,賺的是菜品的錢,不受牛肉市場的影響。游客來鄉下旅游,住自家的農家院,吃本地特有的牛肉美食,這是多棒的享受?客人會很容易接受的。
牛肉變成佳肴,一桌全牛宴也得有蔬菜和主食做搭配吧!這樣一來,咱家的蔬菜、水果、糧食不就都賣出去了嗎?
正所謂養更少的牛,掙更多的錢,就是這個道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